[服務項目]主題: 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小區道路維 ... 發布者: 小區道路維修
11/24/2018
Visit:12 ,Today:2
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控制—小區道路維修
水泥、石灰、石膏等無機膠凝材料與水拌和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可塑性;進而通過化學和物理化學作各種各樣的混凝土用凝結硬化而產生強度。(瀝青道路施工劃線)一般說來,飲用水都可滿足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水中過量的酸、堿、鹽和有機物都會對混凝土產生有害的影響。骨料不僅有填充作用,而且對混凝土的容重、強度和變形等性質有重要影響
混凝土的施工控制是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的關鍵——小區道路維修公司來為大家娓娓道來:
一:施工前的準備
1.混凝土澆筑前,檢查地基、模板及其保護層厚度,與埋件等的位置、尺寸,確認無誤,發現異常進行整改。
2.模板和鋼筋不得沾有碎屑、污物,模板不能有縫,與混凝土接觸的模板要涂潤滑劑或襯墊薄膜材料。
3.對與混凝土接觸到的地基、模板,施工前應灑水濕潤,降低表面的溫度,但應防止模板蓄水。
4.混凝土的澆筑盡可能安排在夜間施工。
二:澆筑順序合理
1.不得將潤管的砂漿集中澆筑到柱、墻、梁等部位。
2.澆筑墻、柱等較高構件時,一次澆筑高度以混凝土不離析為準,一般每層不超過500mm,搗平后在澆筑上層,澆筑時要注意振搗到位使混凝土充滿端頭角落。
3.當樓板、梁、墻、柱一起澆筑時,先澆筑墻、柱,待混凝土沉實后,再澆筑梁和樓板。
4.當樓板與梁一起澆筑時,先澆筑梁再澆筑樓板。
5.澆筑時要防止鋼筋、模板、定位鋼筋等的移動和變形。
6.分層澆筑混凝土時,要注意使上下層混凝土一體化,應在下一層混凝土初凝前將上一層混凝土澆筑完畢,在澆筑上層混凝土時必須將振搗棒插入下一層混凝土5cm左右以便于形成整體。
7.為防止混凝土發生離析,混凝土自高處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米時應設置串筒或溜槽,(商品混凝土銷售)以保證混凝土下落時不發生離析現象。
8.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速度,保證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防止產生施工冷縫。
三:合理振搗
1.當混凝土溫度升高時,為了便于施工,一般坍落度都要求較大,導致混凝土收縮量增大、強度大幅度降低。如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來補充用水量的要求,凝結時間及早期水化熱對混凝土影響更大,收縮過快導致的裂縫會更多。因此,應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坍落度。
2.對于大流動性混凝土,過振會將水泥漿、砂漿、粗骨料從上層至下層分布,其收縮比為3:2:1這樣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漿在下層砂漿和石子的約束下極易產生收縮變形裂縫。因此,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采用分散布料,然后用鐵耙子將混凝土基本摟平,接著進行梅花式的振搗,振搗棒插入的點與點之間,應相距400mm左右,振搗時間不宜超過15s,并以觀察粗骨料在混凝土的各個層面上能均勻分布為基準。
3.在澆筑混凝土時,如遇高溫、太陽暴曬、大風天氣,澆筑時應立即用塑料薄膜復蓋,避免發生混凝土表面硬結。如出現硬結,可進行二次振搗。必要時應采取遮陽、擋風措施。
4.夏季遇暴雨時,應用薄膜對已澆筑的混凝土進行復蓋。
四:合理抹壓
1.混凝土經振搗第一次抹壓找平后,混凝土拌合物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還要自然的下沉,直至初凝。到混凝土初凝時,表面又會出現凹凸不平的情況,甚至會出現收縮變形裂縫。
2.混凝土表面的不密實和塑性收縮變形裂縫的出現,變化了混凝土表面的失水速度,使裂縫加劇,特別是在大風和高溫的天氣環境下,此種情況極易出現,因此需要在混凝土終凝前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的抹壓,消除已出現的塑性收縮變形裂縫。
3.表面處理時嚴禁澆水,如確實需要可用噴霧器限亮噴灑。
五:保濕養護
1.夏季,如養護不及時不但降低強度,有些縫向深度發展直至貫穿。所以保濕養護是防止混凝土產生塑性收縮變形裂縫的根本措施,能使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及早生成,來抵抗隨后將產生的拉應力,較好的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
2.在表面處理作業完成之后及時地進行養護,做到隨抹隨蓋,當混凝土表面沒有浮水,能經住手指輕壓,就可以開始復蓋并灑水保濕養護,終凝后即連續澆水養護,必須保證混凝土表面處于充分的濕潤,并不得少于7天,摻抗滲防裂劑的不得少于14天。
我司服務:
銷售各種瀝青 www.Liyangsh.cn
www.Liyangsh.cn
最后更新: 2018-11-24 15: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