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良:克服危機影響的秘訣在于創新
去年到今年,在金融危機國際市場萎縮的大環境下,很多紡織企業遇到了嚴重的困難。而群英不但沒有頂住了壓力,而且還擴大的規模,實現了逆勢增長,這個優異的成績是怎樣取得的呢?2009年福建省紡織行業項目對接會上,筆者懷著這樣的好奇,采訪了群英集團董事長蔣建良。
問:群英能克服去年年底開始的金融風暴的不利影響,取得不俗的成績,經驗有哪些?
蔣建良:從金融危機已經一年了,到目前為止,危機的形勢已經逐漸的穩定下來,對我們來說影響至大的還是在產品價格方面,目前群英無論在生產方面,在產品價格方面都已經作好了準備。在應對危機這方面,我認為至重要的還是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動,我們群英從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在價格方面做出了調整,本來我們應該有更好的利潤的,但是考慮到經銷商的利益,考慮到我們下游家紡和服裝的利益,我們為了更好的合作,在做好面料開發的前提下,也對下游進行了讓利。這樣,去年以來,雖然我們的利潤不能和往年相比,但是在危機的背景下,我們還是維持了不錯的發展勢頭。
問:這些是我們在外部資源整合的經驗,我們在企業內部調整上有哪些經驗。
蔣建良:應該說,科學發展觀在我們這個產業這些年,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貫徹。大部分企業的發展還是走單純的產能擴大的路子。其實對于我們這個產業來說,現在已經到了必須在創新方面大力投入的時候,我們只是做了我們應該做的事情。我們群英有紗線有面料,目前石油的價格不斷的上漲,棉花價格也在上漲,如果不靠創新提高我們的附加值,哪就很難在競爭越來越強的環境之中生存和發展。
問:我們具體有哪些做法呢?
蔣建良:要發揮企業員工的智慧,過去我們靠力氣掙貝,現在靠智慧掙貝。要靠智慧掙貝首先要員工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價值。一是要培養創新性人才,二是引進創新性人才,三是創造能留住創新型人才的環境。為了這個目前,我們在內部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從過去單純的指令性的管理,發展到目前尊重員工的人性化管理,把員工至大的創造性和積極性發揮出來,為企業發展增加活力。
由于要參加廣交會,梅里參會的經編企業在下午都已經轉往廣州,而蔣董事長下午仍在論壇會場認真的聽,認真的記錄。看得出對新技術和新思路,已經成為群英發展的至大動力。有這樣關注技術發展的企業家掌舵,群英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此文章來自中國植絨交易網http://zhirong.99114.com,歡迎您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