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事件]主題:旅游 發布者:重慶中國旅行社 amy
06/05/2013
Visit:32 ,Today:1
北京歷代帝王廟:中華民族的家廟
游走于北京這座中國古建筑至多的城市之一,會發現有太多太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它們曾經是皇家專享的圣地,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但時代的變化讓它們敞開了古老的大門,迎接著八方賓客的瞻仰,默默地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
歷代帝王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1530年,距今已有48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是廟,但北京歷代帝王廟并不是宗教場所,它供奉祭祀的 對象,既不是神也不是佛,而是中國史前時期的祖先人物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漢、唐、宋、元、明等歷代帝王和功臣名將。眾多的帝王在此祭拜先祖,將先祖們的教誨銘記心中。
站在龐大的歷代帝王廟前,歷史沉重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我們民族數千年的歷史時時縈繞在耳畔。走進歷代帝王廟正對的是景德門,它的意思是“景仰 德政、崇尚圣賢”。按照封建朝廷的禮制,景德門平時必須緊閉,只有當今皇帝來歷代帝王廟親自祭祀時,才把這扇門打開。它是準矛皇帝出入用的。倘若皇帝來不了,派大臣前來祭祀,大臣也不能走景德門,只能從兩旁的掖門出入。
進入景德門就是帝王廟的主殿景德崇圣殿了。遙望景德崇圣殿會發現在屋脊上有一組奇怪的雕像排著隊,這就是“小跑”。在屋脊至前端的是仙人,仙人騎 在雞背上。據說這位仙人的原型是春秋時期的一位昏君,把他放在至頂端,含有“ 走投無路” 、“ 懸崖勒馬”的莖芥之意。在仙人的后面,依次排列的是龍、 鳳、獅子、天馬、海馬、麒麟、牙魚、獬豸、吼,至后一個走獸叫行什,因為從龍算起它排在第十位。每一個小跑都不是隨意擺上去的,而是有著深刻的寓意與歷史。
走進景德崇圣殿, 一次與中國各大帝王跨越時空的旅行開始了。景德崇圣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標志“九五之尊”的帝王禮制,這是遠非尋常廟宇所 能享受的待遇。大殿中央供奉著三皇——伏羲、黃帝、炎帝的牌位,左右分列有六龕, 供奉了五帝和由夏至明等歷朝歷代的188位帝王牌位。大殿內鋪的是金 磚。金磚并不是用金子做成的,而是專為皇家建筑特制,質地密實,敲起來有金石之聲, 因而得名。經過數百年的踩踏,散發著一種柔和的光亮,踩上去溫潤如玉。
歷代帝王廟之所以吸引中華兒女前來祭拜,并是不因為它擁有中國歷史上多位帝王的牌位,而是它秉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各朝 代帝王加起來有數百人,為什么只有188位帝王有資格入祀歷代帝王廟?這要從康乾二帝說起。康乾二帝在中國封建歷史中是不可多得的明君,也正是這兩位皇帝 為歷代帝王廟賦予了新的深度。兩位帝王對歷代帝王廟制定了新的規定,康熙皇帝下諭:除了無道被殺和亡國之君外,所有曾經在位的歷代皇帝,廟中均應為其立牌 位。簡單說就算是皇帝,只要昏庸無道、丟了國,就沒有資格入廟接受后人景仰。因此,后人跪拜并不僅僅因為他是帝王,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位心懷天下黎民的帝 王。乾隆皇帝定制的規定更是讓歷代帝王廟有了代表中華民族的魄力,他提出了“中華統緒,絕不斷線” 的觀點。從那時起,歷代帝王廟加入了原先沒有加入的朝 代,特別是游牧民族。入祀歷代帝王廟,非常重要的一個標準就是這些帝王沒有令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與傳統斷代,讓中華文明一脈相承至今,令炎黃子孫后代無論身處世界何處都對中國人的身份得以認同。這就是他們對中華民族至大的貢獻。
今天,歷代帝王廟正在以其恢宏的中國古代建筑氣勢、深厚的文化深度,向世人展示著它永恒的魅力。
重慶中國旅行社
重慶渝北區紅金街2號總商會大廈12樓
023 88721881
cqmeiya02@163.com
www.cncqt.com
最后更新: 2013-06-05 15: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