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拋光粉按大小及粒度分布常見類型
生產稀土拋光粉的原料按含鈰量分為三種:高鈰拋光粉用硝酸鈰或氯化鈰生產,硝酸鈰生產的拋光粉顆粒性能更好;富鈰拋光粉采用鑭鈰氯化物生產,所得拋光粉為白色;低鈰拋光粉采用混合碳酸稀土或氟碳鈰礦生產,顏色為棕紅色。
沉淀方式:沉淀過程決定了拋光粉晶粒的大小和形狀,至終影響稀土拋光粉的拋光速度、耐磨性、流動性等應用性能。可采用草酸和碳酸氫銨兩種沉淀劑生產拋光粉,草酸鹽得到的拋光粉具有單晶結構,粉體具有良好的流動性,易于沉降,便用水力方法進行分級;碳酸鹽得到的拋光粉呈片狀團聚體結構,懸浮性較好,但耐磨性、流動性不如草酸鹽生產的拋光粉,但因生產成本較低而得到廣泛采用。
以稀土拋光粉的大小及粒度分布來劃分:
稀土拋光粉的粒度及粒度分布對拋光粉性能有重要影響。對于一定組分和加工工藝的拋光粉,平均顆粒尺寸越大,則玻璃磨削速度和表面粗糙度越大。在大多數情況下,顆粒尺寸約為4μm的拋光粉磨削速度至大。相反地,如果氧化鈰拋光粉顆粒平均粒度較小,則磨削量減少,磨削速度降低,玻璃表面平整度提高,標準拋光粉一般有較窄的粒度分布,太細和太粗的顆粒很少,無大顆粒的拋光粉能拋光出高質量的表面,而細顆粒少的拋光粉能提高磨削速度。此外,稀土拋光粉也可以根據其添加劑的不同種類來劃分,稀土拋光粉生產技術屬于微粉工程技術,稀土拋光粉屬于超細粉體,國際上一般將超細粉體分3種:
納米級(1nm~100nm);亞微米級(100nm~1μm);微米級(1μm~100μm),據此分類方法,稀土拋光粉可以分為:
納米級稀土拋光粉、亞微米級稀土拋光粉及微米級稀土拋光粉3類,通常我們使用的稀土拋光粉一般為微米級,其粒度分布在1μm~10μm之間,稀土拋光粉根據其物理化學性質一般使用在玻璃拋光的至后工序,進行精磨,因此其粒度分布一般不大于10μm,粒度大于10μm的拋光粉(包括稀土拋光粉)大多用在玻璃加工初期的粗磨。小于1μm的亞微米級稀土拋光粉,由于在液晶顯示器與電腦光盤領域的應用逐漸受到重視,產量逐年提高。 納米級稀土拋光粉目前也已經問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其應用前景不可預測,但目前其市場份額還很小,屬于研發階段。
我司產品:
電池隔膜用氧化鋁 www.gonare.com